首页
>特色服务>乡村振兴专区>示范案例

分区分类培育民宿集群 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汉源县创新赋能民宿产业链升级 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 10- 09 14: 39浏览次数:

秋日,位于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新堰村的特色民宿,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刚结束的中秋国庆“双节”长假,让坐落在梨花树间的后山朴院·梨花溪民宿又热闹了一把。老板杨健说:“这几年,汉源县的乡村旅游知名度越来越大,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

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强农旅融合,突出把品牌民宿集群化发展作为突破口,构建以市为单位、以县为支撑的民宿产业集群。

为实现小民宿带动大产业,近年来,汉源县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口,持续探索民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截至目前,汉源县共有民宿86家、客房1216间,民宿经济直接从业人员达600余人,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民宿产业综合年收入1.58亿元。2023年,全县计划新、改建民宿项目15个,总投资1.7亿元,已建成投运12家。

汉源县民宿产业已呈现“点上集聚、面上开花”的良好态势。

因地制宜拓宽民宿“赛道”

“到汉源县除晒太阳、摘果子、坐船游湖,还想体验一下民宿。”双节长假,重庆游客王奕欢“打卡”后山朴院·梨花溪、吾乡望月两家民宿后,认为“汉源的民宿不仅有温度,还给游客带来有情感的体验,值得一来”。

如今,民宿旅游已逐渐成为汉源县的一张新名片。

坐落在国家4A 级景区花海果乡内的后山朴院·梨花溪,由废弃并停止使用的九襄镇原凉山小学改建而成。民宿在改建中,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并采用乡土材料,让外观尽量保持灰砖墙的原貌;同时大量使用流沙河的石、大相岭的竹,以及乡村老物件等,通过“增、减、取、舍、借”等手法,让建筑重生,让文化传承。改造后的民宿也上榜首批“天府旅游名宿”。

汉源当地特色民宿

游客在“皇木腊肉村”品尝当地美食

同样,果园间的槿上梨花花园民宿,青石、白墙、墨瓦。坐在院子里沏一杯茶,抬头便是白云蓝天。纯洁的白色与原木、青石等相呼应,让人感觉舒适惬意。 

“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一年四季来汉源都有看头,乡村旅游火了群众,也让我们民宿生意蒸蒸日上。”民宿负责人何元蓉说,靠着发展民宿,一年营业额可达50余万元。

后山朴院、槿上梨花等民宿火爆的背后,是汉源县分区分类培育民宿集群形态,通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地形地貌独特等优势,以民宿集群化发展为主线,串点成线、由线带面,高水平规划全县“四大民宿集群”。

——以花为媒串联“梨花宿集”。依托花海果乡4A级景区、花果锦新环线等,按照花海田园、赏花旅游等主题,在三强村、新堰村等布局发展花间慢宿、吾乡望月等46家“梨花宿集”精品民宿,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花,住在花中、人在画中”。

——以水为介聚集“悠湖宿集”。依托西南最大的人工湖汉源湖,打造源素别院、半山印象等5家“悠湖宿集”精品民宿。

——以景为引打造“隐山宿集”。依托轿顶山、大渡河大峡谷等高山奇峻景观,突出观云海、看日出、体验峡谷风情、古村落文化等主题,沿大渡河风光带、高山特色乡村布局打造云涞望山、古路彝寨、麋鹿高山生活营等7家“隐山宿集”精品民宿。

——以文为魂领创“清风宿集”。围绕清溪古城和汉源历史文化,深挖古迹古建等资源文化沉淀和情感记忆,按照“一宿一品、一品一韵”的原则,布局打造云半间、栖襄庐影等6家“清风宿集”精品民宿。

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随着汉源县的旅游业加快发展,游客旅游的体验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创新赋能民宿产业链升级,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答案还得从汉源县各美其美的丰富民宿集群文态中去寻找。

腊肉飘香四季有,山花烂漫正当时。走进汉源县皇木镇一家极具农家特色,名叫“皇木腊肉村”的地方,熏制腊肉的气息香飘整个院落。院落内,满院的鲜花铺地、古色古香的装饰,都是小院的精致所在,伴随着袅袅炊烟,更增添了一丝“乡味”。

青瓦土墙内,游客在体验腊肉熏制过程。挂满房梁的腊肉上都有溯源码,这是腊肉的“出生证明”。这些,无一不展示着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乡风民俗。

“发展壮大后,我们还吸引了周边19户乡亲加入,一方面靠着线上线下销售腊肉,实现年销量达10万公斤。另一方面,有了文化托底,皇木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皇木腊肉村”负责人周茂说,“皇木腊肉村”虽不是一个行政村,却是一个以皇木腊肉文化挖掘保护为主业的文旅融合发展平台,存在于每一个皇木人心中。

山水、生态、文化底蕴,皆为汉源民宿的支撑。近年来,汉源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民宿+”模式。

围绕“原生态”“原生产”“原生活”“原住民”,汉源县建山清水秀、树古茶香、远离尘嚣的古路生态民宿,通过保留生态之美,延展民宿生态优势,做活“民宿+生态”这篇文章;深挖茶马文化、贡椒文化、红色文化,推进“非遗进民宿”,以皇木腊肉、汉源贡椒等为主题设计一批非遗文创民宿产品,并结合藏族彝族锅庄、祝酒歌等文化活动,让“民宿+非遗”的业态越来越丰富;汉源双椒娃娃、花椒香囊、九襄挂面等系列产品已成为民宿产品体验区销售爆款,“民宿+购物”实现“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家小吃变特色美食、传统工艺变非遗文创产品”的有效转变;探索打造“汉源贡椒研学基地”“清溪文庙研学基地”“大渡河大峡谷地质研学基地”“大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培育民宿亲子研学系列新业态,让“民宿+研学”落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省市研学团队13期2000余人次,组织县内研学活动29期,参与6000余人次。

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汉源县将坚持把民宿集群化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高质量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力争2023年培育民宿15家,至2025年全县民宿企业达到150家,产值突破3亿元。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丹


信息来源: 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