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服务>乡村振兴专区>示范案例

挑起为农服务“金扁担” 打造城乡融合“新引擎” ——走进天全县看我市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 2024- 03- 05 14: 47浏览次数:

2023年,天全县仁义镇“红色粮仓”水稻丰收      资料图片

供销合作社,一个从20世纪50年代起,曾深深镌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名字。然而,这个名字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前,天全县供销社在全市供销系统县(区)社综合考核中,年年排名‘老幺’,供销业务营业额为零。”聊起过去,天全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江睿感慨不已。

改变始于改革。制定天全县供销社“十四五”“1323”改革规划,改组社属天叶现代农业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天叶公司),恢复重建覆盖全县10个乡镇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建为农服务运营团队,构建城乡流通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天全县供销社重构起县、乡、村三级供销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改革成效明显。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700万元,2023年增加至2300万元,天全县供销社自此稳稳进入全市供销系统第一梯队。

天全县省三星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红色粮仓”一隅

从零起步  构建供销城乡消费生态圈

近日,在天全县小河镇“政务+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销售大厅里,销售员曹萍正为前来购买种子备耕的村民介绍农资产品,周围货架上,整齐摆放的各种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作为天全县供销社新建成的基层供销社之一,小河镇为农服务中心经营主体为天全县小河镇秋丰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天全县供销社与秋丰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成立,并由天全县供销社社属企业天叶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财务。“公司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起了可持续且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基础。”小河镇秋丰村党支部书记邱世明说。

产业发展基础的建立,来自天全县供销社将自身发展与城乡融合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合作,与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业务合作,并在全省供销系统中首创的“3+5+N”的标准化、集约化为农服务模式。“3”即为日用品零售、农资销售、农副产品销售;“5”即为快递、通信、保险、电力、金融服务;“N”即为政务服务及结合所在乡(镇)、村实际,开展粮食生产、乡村旅游等针对性服务。

“以前买种子、化肥必须去县城,来回至少1个多小时。”近日,年已六旬的曹祥林来到天全县小河镇“政务+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销售大厅购买手机充值服务,顺带通过为农金融服务提取500元现金,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今年刚开通的政务服务,用起更巴适!”曹祥林说的政务服务,就包括许多村民提到的养老金身份认证。从今年起,有这项需求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该事项,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曹萍还会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

资源整合、服务下沉,实现了村集体、村民、合作企业的多方共赢。

在另一边,天全县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中心的建立,则打造了乡村快递和日用品下乡“最后一公里”,解决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在天全县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中心各快递公司分拣线上,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包裹分类。其中若有涉及天全县基层农村的包裹,将全部交给天全县供销社统一组织派送,每天有7台运输车有效解决农村群众收寄包裹的老大难问题。

除了包裹,这些运输车还肩负着将日常生活用品送下乡,将基层供销社、有合作关系的专合社农产品送进城,并在分拣后定向送往指定地点的职责。

受益的,还有天全县供销社着眼构建的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2022年改革之初,天全县供销社创新推出“城乡一卡通”,将55家专合社、100余家商超餐饮企业吸纳为会员实体,天全县供销社在同年还组建了城乡消费合作社,并吸纳全县企业、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为“城乡一卡通”会员。

“除了线下,会员还能通过供销网上商城,购买会员实体提供的产品。”江睿说,仅去年就带动农产品上行销售70余万元。

加快布局城乡融合发展,天全县供销社又有了更多谋划。今年初,天全县供销社在天全县乡村振兴局支持下,与全县7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同组建天全乡村振兴云平台,拓展供销城市配送、供销城市网约车、城市供销服务社等新业态。

现在,天全县供销社目的明确:带动村集体经济整体提升,构建供销城乡消费生态圈。

天全县小河镇“政务+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为村民介绍种子产品

探索发展  走出“天府粮仓”建设新模式

近期,地处二郎山南麓的天全县,春耕农时渐近。

“梁哥,今年村民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如何?”3月1日,在天全县仁义镇岩峰村,天叶公司党支部书记、天全县沃土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沃土合作社)理事长谢乾坤,向岩峰村党支部副书记梁昌伟提出了他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至少30户,只多不少。”掰着手指头一算,梁昌伟给出了答案,谢乾坤听后为之一振。

去年3月,天叶公司与新华乡永安村,仁义镇岩峰村、石桥村、云顶村、永兴村等5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社,以及两个镇94户水稻种植户的270亩粮田,采用资金入股、粮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共同成立了沃土合作社。

探索适合川西深丘地形的“天府粮仓”建设,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共同构成了该合作社成立的初衷。该初衷的核心,就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和“三社融合”合作模式。简而言之,前者为合作社组织进行社会化统筹经营,社员分户耕种管护;后者为通过“供销社+联合社+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降本增效。

看中这一新模式,合作社社员蒋子龙在沃土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将家中的7亩水稻田加入了合作社。

“种子、化肥、农药和种植技术全免费,湿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价,达到3元/公斤。若年底核算达到400公斤/亩要求,每公斤再返利0.2元。”蒋子龙说,该合作社在春节后又拿出部分利润,每亩分红59元,综合算下来,去年每亩新增收800余元。

此外,当地还形成了“种耕管运储加销”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村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升。

“去年还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亩粮田进行标准化管理,这个数字今年肯定会更多。”3月3日,谢乾坤展示了几天来走访的成果:5个村今年新增加有入社意愿村民超过150户,合作社预计可新增水稻面积300余亩。

在入社村民获益的同时,天全县供销社也借力打造推出了“二郎山”牌天全香米,成为我市目前唯一具备进入大型商超资格的优质大米品牌。

依托县级供销系统,天全县供销社将该品牌产品投入天全“城乡一卡通”线上线下销售,并积极对外拓展销售渠道。去年,沃土合作社因此获得综合销售收入71万余元,纯利润超过10万元。

如今,依托天全县去年创成的省三星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具备年加工2万吨能力的粮食加工中心、万余亩高标准粮田,天全县供销社正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推动省、市、县供销企业合作,探索打造川西丘陵“天府粮仓”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对于天全县供销社来说,重拾“往日荣光”,再度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然而,只要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初心使命,坚持“强基固本、开放合作、守正创新”,天全县供销社就必将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更多新的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孙振宇


信息来源: 雅安日报